2025年广东特大暴雨:成因、影响与应对
2025年8月,广东遭遇特大暴雨,雨量、范围、时长均为今年之最。此次暴雨由季风槽和低涡引发,给预报和市民带来难题。还介绍暴雨成因、与北方降雨差异、结束时间、···
2025-08-06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攀升,成为许多家庭的“集体焦虑”。不少家长在孩子配镜、护眼过程中,听到各种“流言”,这些说法到底是真是假?让我们一起跟随专家来破解。
2025年国家疾控局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已达51.9%,其中高中阶段高达91.1%,高度近视人群占比攀升至9.7%。在这场与视力危机的赛跑中,网络上流传的护眼流言却像迷雾般干扰着家长的判断。
首先来看看“戴眼镜会让度数加深”这一流言。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一旦戴上眼镜就摘不下来,度数会越来越深。但真相是,近视度数加深的主因是眼轴延长和不良用眼习惯,与戴眼镜无关。首都医科大学研究显示,正确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可使眼轴年增速降低0.1 - 0.2mm,而不戴眼镜导致的调节痉挛会使度数增长加快30%。合肥市教育局指出,科学验配的眼镜能帮助孩子清晰视物,避免因眯眼、歪头等行为加重眼疲劳。建议每半年进行散瞳验光,12岁以下儿童需使用阿托品散瞳以获取精准度数。框架眼镜建议选择渐进多焦点设计,角膜塑形镜(OK镜)可夜间佩戴延缓眼轴增长,临床数据显示其能使近视进展减缓50% - 60%。
接着是“手机蓝光是视力下降主因”。商家宣传手机蓝光是视力杀手,防蓝光眼镜成为热销产品。但实际上,自然光中的蓝光对视网膜发育有益,而电子屏幕蓝光危害被夸大。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研究表明,连续2小时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的视疲劳,67%源于近距离用眼而非蓝光。内蒙古网上辟谣平台指出,即便佩戴防蓝光眼镜,长时间看屏幕仍会引发干眼症和近视。建议遵循“20 - 20 - 20”法则,每20分钟近距离用眼后眺望6米外物体20秒。使用电子产品时保持33厘米以上距离,屏幕亮度调至与环境光匹配。对于儿童,建议每日使用电子设备不超过1小时,优先选择屏幕较大的平板而非手机。
“护眼灯/护眼仪能预防近视”也是常见流言。家长热衷于购买高价护眼设备,认为其能有效防控近视。然而,护眼设备仅能改善局部光照环境,无法抵消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危害。复旦大学实验表明,使用护眼灯的学生近视发生率与普通教室无显著差异,但配合每节课40分钟后远眺5分钟的班级,近视率降低18%。建议采用“双光源照明”,房间顶灯 + 台灯同时开启,色温控制在4000K左右。台灯需选择无频闪、照度达AA级的产品,放置在写字手对侧避免反光。更重要的是,确保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自然光强度是室内的百倍以上,可激活视网膜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增长。
“假性近视不用管”这种想法也不对。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视力模糊是暂时现象,休息后会自行恢复。但假性近视是睫状肌调节痉挛的表现,若不及时干预,60%会在半年内发展为真性近视。合肥市教育局强调,发现孩子眯眼、揉眼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进行散瞳验光,通过阿托品滴眼液解除睫状肌紧张,配合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80%的假性近视可恢复正常。建议幼儿园阶段每3个月检查一次视力,学龄期每半年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对于确诊假性近视的儿童,可使用0.01%阿托品滴眼液联合每天30分钟乒乓球训练,通过快速远近切换锻炼睫状肌弹性。
“眼药水可以缓解近视”也是误导。网络热销的“网红眼药水”宣称能治疗近视,深受学生群体追捧。但目前尚无任何眼药水能治愈近视。小荷医典指出,人工泪液仅能缓解视疲劳,含防腐剂的眼药水长期使用会破坏眼表微环境,而含激素的眼药水可能引发青光眼。有来医生强调,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虽能延缓近视进展,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出现瞳孔散大、畏光等副作用。建议优先选择无防腐剂的单支装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次1 - 2滴,每日不超过4次。若需使用阿托品,必须每3个月监测眼压和调节功能,出现视力模糊、眼痛等症状立即停药。
“吃胡萝卜能预防近视”这一观念深入人心,许多家长让孩子大量食用。但胡萝卜中的β - 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对预防夜盲症有帮助,但无法直接预防近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研究显示,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虽能吸收蓝光保护黄斑,但需通过菠菜、羽衣甘蓝等绿叶蔬菜均衡摄取,单一食物无法达到有效剂量。建议遵循“彩虹饮食法”,每日摄入5种颜色的蔬果。富含维生素C的橙子、猕猴桃,含锌的贝类,以及Omega - 3脂肪酸丰富的深海鱼(如三文鱼),共同构成视力保护的营养矩阵。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青少年每日维生素A摄入量为600微克,过量补充可能导致中毒。
“激光手术能根治近视”也是错误认知。部分家长认为等孩子成年后做激光手术即可一劳永逸。但激光手术仅能矫正现有的近视度数,无法改变眼轴过长的本质,术后仍需注意用眼卫生。合肥市教育局强调,近视导致的视网膜变薄、豹纹状眼底等病变风险依然存在,高度近视患者术后视网膜脱离风险是普通人的8 - 10倍。建议激光手术需满足年龄≥18岁、度数稳定2年以上、角膜厚度充足等条件。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用眼,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对于青少年,预防近视比矫正更重要,早期防控可降低手术需求。
最后是“近视防控只是孩子的事”。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视力下降是学校课业压力所致,自身无需参与。但家庭环境对近视防控起决定性作用。澳大利亚悉尼儿童研究发现,家长以身作则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每周陪伴孩子户外活动14小时以上的家庭,儿童近视发生率仅为对照组的1/3。合肥市教育局指出,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读写姿势三个一”(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手离笔尖一寸)的习惯,并确保每天8 - 10小时睡眠时间。建议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制定“21天护眼计划”,例如:每天放学后进行40分钟羽毛球锻炼,晚餐后全家一起户外散步,周末安排登山、露营等活动。通过亲子互动将护眼融入日常生活,比单纯说教更有效。
在这场视力保卫战中,科学防控需要家庭、学校、医疗机构的三方协同。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呼吁的:“每个孩子都应有看清星空的权利。”让我们摒弃流言,用科学之光驱散迷雾,为下一代守护清晰未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2025年8月,广东遭遇特大暴雨,雨量、范围、时长均为今年之最。此次暴雨由季风槽和低涡引发,给预报和市民带来难题。还介绍暴雨成因、与北方降雨差异、结束时间、···
2025-08-06
2025年国家疾控局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1.9%。网络上护眼流言干扰家长判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专家从专业视角破解八大常见误区,如戴眼···
2025-08-06
当地时间8月4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一寄宿家庭发生持刀伤人案。一名14岁中国交换女生不幸身亡,另一名13岁交换女生被拘。两人是短期交换生,事发前一周抵澳。···
2025-08-06
近日,河南舞钢几名“鬼火少年”骑电单车夜闯医院走廊视频引关注。他们在妇产科附近“耍帅”拍视频,严重干扰医疗秩序。当地卫健委回应将整改安保,网友呼吁严肃···
2025-08-06
近日,湖南一位老人误将干燥剂当药混入奶粉喂给4个月大婴儿。经医护全力抢救,婴儿脱险。专家提醒,干燥剂误服危害大,尤其对婴幼儿。介绍了常见干燥剂类型、危害···
2025-08-06
最新资讯
2025年广东特大暴雨:成因、影响与应对
眼科专家破解青少年用眼八大流言,守护“睛”彩未来
14岁中国交换生澳洲遇刺身亡,13岁同项目女生被拘
“鬼火少年”夜闯医院走廊,公共安全谁来守护?
老人误将干燥剂当药喂4月龄宝宝,专家紧急提醒
上海小区“遛狐”风波:异宠管理困境待解
白酒遇冷集体“降度”,能否抓住年轻市场?
贵州两兄弟高薪诱惑下缅甸失联,家人焦急盼归
杭州灵隐寺“超级辣”辣椒酱火出圈!
停车场15分钟免费背后的经济学奥秘与各地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