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持久战下的行业变局与未来走向

发布于:2025-07-22 阅读:1
2025年外卖大战愈演愈烈,平台投入200 - 300亿。监管介入防过度补贴,平台或转向重回报策略。这场大战冲击线下餐饮,影响商家、骑手和消费者,市场格局面临重塑,短期美团、中期阿里股价或受益,行业未来发展引人关注。

2025年,外卖市场硝烟弥漫,一场激烈的“外卖大战”正在上演。京东年初入局,抛出百亿补贴,随后淘宝闪购宣布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美团也加大补贴力度参与其中,外卖市场进入三方争锋阶段。

外卖大战

外卖平台的大量补贴虽然人为提升了需求和配送量,但也带来了多重负面效应。瑞银指出,补贴刺激了外卖需求,间接削弱了线下餐厅的客流,冲击堂食市场;外卖平均单价较低,餐厅还需承担部分补贴成本,行业整体利润被进一步压缩,中小餐厅不堪重负;订单激增会带来过度包装和造成严重浪费;持续补贴强化了消费者“低价即合理”的心理预期,长期可能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价格战和价格通缩的困局。

面对这些问题,监管部门于7月18日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它们纠正激进促销行为,推动理性竞争,保护消费者、商家和骑手的利益,助力餐饮服务业可持续发展。此次监管表态重点已从“平台经济健康增长”转向“餐饮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监管介入

尽管外卖业务盈利承压,但考虑到各大平台已投入逾200 - 300亿元,瑞银预计巨头们不会轻易退出,而是将转向更注重回报率的策略,例如将补贴形式从“免单”转为“满减券”等,趋于理性化。若资本投入趋稳,2025年下半年盈利压力或稍稍缓解。

从市场格局来看,外卖大战让原本以美团、饿了么为首的外卖格局发生了变化。此前美团占据外卖市场较大份额,但京东和阿里的入局让竞争更加激烈。美团外卖业务是其护城河,为保市场份额投入大量资源;阿里将外卖视为新增长引擎,今年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京东则把外卖作为新一轮多元化的关键第一仗。

市场格局

这场外卖大战不仅影响了平台和商家,也对骑手和消费者产生了影响。对于骑手来说,订单激增带来了收入的增加,但也意味着工作强度剧增,高温下长时间配送极易导致中暑,同时因需处理大量并行订单,送餐超时、漏餐、错餐等问题频发。对于消费者来说,短期内享受到了补贴带来的优惠,但也面临高峰期配送时间拉长、配送体验下降等问题。

从股价方面来看,瑞银看好短期美团、长期阿里。美团前期跌幅较大、弹性更强,具备率先反弹空间。中期则看好阿里在AI等多线业务上的估值想象力。

长期来看,外卖大战可能会使行业发生结构性变化。餐饮行业加速集中化,平台补贴倾向连锁品牌,中小餐饮商户逐渐被边缘化;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上升,平台平均客单价和利润率可能被压缩;平台可能长期维持低利润运营状态,将外卖视为引流、提升用户粘性的工具;履约成本上升,行业进入过度服务状态。

这场外卖大战最终指向的是整个商业文明的进化方向。当品质不再是营销噱头,而是融入企业基因;当良心不再是道德约束,而是商业准则,行业才能真正迎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未来,外卖市场格局如何演变,各平台又将如何应对,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外卖大战 即时零售 补贴大战 市场竞争 行业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