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下班后送外卖:劳动增收,守护生活尊严

发布于:2025-07-23 阅读:1
近日,四川遂宁公职人员孙先生分享业余送外卖经历。单位下发可做副业通知后,他获批开启兼职,日均赚100多元,还分享经历。此外,基层公职人员李磊也因送外卖引关注,其为养家兼职获理解。这反映了政策与现实需求,也引发对公职人员兼职的思考。

近日,四川遂宁公职人员孙先生下班后送外卖一事引发了广泛关注。孙先生曾是消防员,去年底转业到当地纪检部门工作。7月10日,单位下发公职人员可做副业的通知,他次日便提交申请,获批后购买电动车开始送外卖。

送外卖

孙先生一般晚上8点左右接单,每天送3小时,6天下来,平均日赚100多元。他觉得送外卖像打游戏做任务,接单、完成、获奖励,很有乐趣。他还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经历,面对不解,他表示都是服务行业,不觉得掉面子,晚上骑车吹风还能赚钱,很开心。

其实,像孙先生这样的公职人员兼职并非个例。中部某地级市市场监管局的李磊也是如此。他妻子患慢性肾病,家庭负担重,月薪难以支撑家庭开支。于是,他选择下班后送外卖,每天从六点半送到晚上十一点,周末连轴转,一个月能多赚3000元左右。

公职人员兼职

李磊的故事被网友曝光后,引发了关于“公职人员能否兼职”的讨论。有人质疑其合规性,但法律界人士和相关部门解释,《公务员法》禁止的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和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兼职行为。李磊在业余时间送外卖,未利用单位资源和职务影响,不违反规定。

近年来,各地陆续出台规范公职人员兼职的细则。如广东省规定公务员经批准可在非营利性组织中兼职但不得领酬;浙江省明确公务员因生活困难,经批准可从事与职务无关的非经营性劳务。这些政策既划清了纪律红线,也体现了对公职人员合理诉求的理解。

政策规范

在舆论场中,更多网友对公职人员兼职表示理解和支持。财经评论员认为这折射出基层收入与生活成本的矛盾,建议建立合理薪酬增长机制。心理学专家提醒公众避免对公职人员形成刻板印象,应理性看待。

公职人员从事副业需提前向单位报备并获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明确,有6类情形需注意,同时也明确了一些合规兼职,如体力劳动、投稿赚稿费、自媒体运营等。专家表示,允许公务员做副业是对现实的回应,但要注意精力分配,避免影响本职工作。

孙先生送外卖时还会顺带宣传消防知识,身边也有同事尝试跑网约车、做代驾。他表示暂时专注送外卖,若有更好机会会考虑,但会以本职工作为重。李磊在送外卖过程中虽遇到诸多困难,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他坚持下来,他也在努力平衡工作、家庭和兼职的关系。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公职人员 送外卖 副业 兼职合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