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密码”卫生巾致癌风波:辛巴品牌陷信任危机

发布于:2025-07-24 阅读:1
网红品牌“棉密码”卫生巾被检出超高含量硫脲,这一含硫有机化合物是3类致癌物。众多消费者疑似出现关联病症,如甲状腺癌、妇科炎症等。该品牌是辛巴自创,此次风波引发行业信任危机,监管也面临挑战。

近日,网红品牌“棉密码”卫生巾陷入了一场严重的健康风波,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棉密码”是顶流主播辛巴(辛有志)在2017年自创的品牌,号称“辛巴亲自参与研发的第一款产品”,也是辛选集团旗下自营品牌,辛巴曾在直播中自称有一千万用户。

棉密码卫生巾

消费者集体送检的检测报告显示,从2019年9月到2025年1月,多个批次的棉密码茶氧夜用卫生巾、茶氧日用卫生巾等品类均检出超高含量硫脲。其中一款棉密码樱花·舒缓型卫生巾的硫脲含量甚至高达16653.4679μg/g。硫脲是一种在工业、农业、医药领域广泛应用的含硫有机化合物,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中,因其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较高的生物健康风险,被国际癌症研究联盟列为3类致癌物。

“棉密码”多个产品系列号称采用茶多酚卫生巾芯片,主打抗氧化的效果。然而,调查发现,“棉密码”卫生巾芯片正是检出硫脲的重灾区。专家分析称,硫脲有抗氧化剂的典型特征,且其价格低廉,不排除可能人为添加硫脲以替代成本更高的抗氧化剂茶多酚。有业内人士透露,这在行业内已不是秘密。

硫脲

多位消费者疑似出现了与硫脲关联的病症。一份统计表显示,有数百名“棉密码”消费者曾提供产品使用后的反馈信息。有30余人自诉患有甲状腺癌,同时反馈其他接触硫脲的关联病症,均称长期使用“棉密码”卫生巾,并出示有多年购买“棉密码”的订单截图。约35%的家庭中未成年女儿与母亲长期共同使用“棉密码”卫生巾;数百例消费者反馈红肿瘙痒闷痘炎症、妇科炎症、皮疹荨麻疹、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病变等硫脲关联病症;还有10例左右消费者自诉怀孕前使用“棉密码”卫生巾,怀孕后出现了胎停、葡萄胎、新生儿甲亢等情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李英是辛巴的粉丝,四年前开始购买“棉密码”卫生巾,和女儿共同使用。女儿17岁开始使用后,出现了瘙痒症状,经期也变得不正常,月经量很少,满脸长痘,直到现在仍在调理。而李英则在2024年查出了甲状腺癌,去年7月接受了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如果不是看到网传“棉密码”检出硫脲的消息,李英压根不会联想到自己和女儿的情况,可能与“棉密码”卫生巾有关。

女性健康

卫生巾芯片缺乏监管也是此次事件的一个重要问题。卫生巾芯片在2006年左右出现,主要是一个差异化的概念营销。目前市面上的芯片有艾草、当归、川芎、茶多酚、硅藻等净味、祛味、温经、暖宫等概念。然而,卫生巾芯片没有单独的国标,而是在经卫生巾工厂加工为卫生巾成品之后再接受第三方检测,检测的重点是细菌、荧光剂、pH值等指标。而此次送检是针对卫生巾芯片进行检测,若检测的是非芯片部位,国标中的毒理测试结果未必会出现皮肤与黏膜的刺激反应。另外,虽然相关国标规定“原材料应无毒、无害、无污染”,但对于添加物质和剂量没有更明确的规范,让卫生巾芯片成为监管的灰色区域。

面对汹涌舆情,辛选集团发布声明称,已请求汕头市监部门抽检,结果显示产品“合法合规合格,不存在致癌问题”。然而声明与消费者实测数据形成鲜明对比。今年7月1日,新版《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 15979 - 2024)正式实施,首次将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等新型污染物纳入管控范围。新国标虽未直接涵盖硫脲,但体现了监管趋严的态势。

“棉密码”此次风波引发的不仅是品牌危机,更是整个行业的信任崩塌。当这样的“明星产品”爆出安全问题,让消费者对整个女性健康产品市场产生了质疑。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介入调查,给消费者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也希望行业能加强自律,保障女性的健康安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棉密码卫生巾 硫脲 致癌物 辛巴 女性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