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民富第一省”浙江的财富密码

发布于:2025-07-23 阅读:1
2024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7013元,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杭州、绍兴、嘉兴等地表现亮眼,嘉兴农民高收入持续领跑,绍兴成“黑马”。浙江靠发达民营经济、均衡发展模式造富,不过部分县居民收入仍待提升,计划2027年前让所有县居民收入超全国平均。

浙江,一个在经济领域熠熠生辉的省份,其“民富”程度一直备受瞩目。日前出炉的居民收入数据,再次刷新了外界对这个经济大省“藏富于民”的认知。2024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7013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57万元,甩开排名其后的江苏1.16万元,且已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

浙江居民收入

从浙江11个设区市公布的数据看,2024年杭州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777元,位列浙江省第一;但在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收入最高的分别是绍兴和嘉兴。嘉兴农民的高收入算不上意外,作为山多地少的浙江唯一一个纯平原地市,嘉兴素有“浙北粮仓”之称。近20多年来,嘉兴连续出台多轮“强村政策”,针对闲置农房、现代农业等不断改革创新,探索出一系列致富妙招。比如,在浙江首创农业经济开发区模式,通过“飞地抱团”“强村分红”等方式带动农民共富。截至2023年底,嘉兴所有行政村的年经常性收入超过160万元。

相比之下,绍兴的表现可以用“黑马”来形容。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绍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排在杭州、宁波之后。短短两年内,绍兴先后反超两大经济强市,在2024年以83579元领跑全省,这也是其首次实现对省会杭州的超越。《2023胡润财富报告》显示,绍兴资产超600万的“富裕家庭”达53000户,名列全国城市前15强,远远超过其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名。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活跃的市场经营主体是绍兴崛起的关键。2024年,绍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0亿元,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二;市场经营主体突破80万户,其中“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数量居全省第三。

浙江民营经济

浙江的“法宝”,是发达的民营经济。改革开放后,浙江“千家万户搞家庭工业”,区域块状经济迅速成长,催生出百花齐放的特色产业:义乌的小商品、慈溪的小家电、柯桥的轻纺……民营经济遍地开花,造富了一方百姓。截至2024年底,浙江全省市场经营主体达1095.17万户,相当于平均每6.5个浙江人就有1个老板。根据2023年的数据,在全国人均收入50强县中,浙江独占30席,江苏以10席排名第二,并且浙苏两省包揽前十。

此外,浙江还注重均衡发展。2008年起,浙江开始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涵盖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旨在打造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024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1.83,成为全国城乡发展差距最小的省份。在浙江,类似的“一体化”,不只发生在城乡之间,也发生在城市之间。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加速发展,区域行政壁垒逐渐被打破,各种资源要素更频繁地流动,这样的溢出效应不断强化,越来越多城市从“左右为难”到“左右逢源”,享受到协同发展的红利,并内化为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助力。

浙江均衡发展

然而,即便是“民富第一省”的浙江,眼下仍有“难啃的硬骨头”。2024年衢江、庆元、景宁、松阳居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浙江省居民收入低于全国水平的区县由8个减少为4个,但仍有地方亟待破局。在202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着力缩小“三大差距”,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迈出新步伐被明确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其中包括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稳步缩小收入差距等。按照计划,浙江将在2027年前力争推动所有县(市、区)居民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浙江 居民收入 民营经济 均衡发展 共同富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