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伏天来袭,这些特点和养生要点要知道!

发布于:2025-07-14 阅读:1
2025年三伏天共30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今年是晚入伏加母伏,有热量积压高温集中、秋包伏等特点。文中还介绍了三伏天的养生方法,如饮食、防寒等要点,助你健康度伏。

2025年的三伏天即将到来,你准备好了吗?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20日开始,到8月18日结束,总共30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今年三伏天的具体情况和养生要点。

2025年三伏天

首先,看看今年三伏天的时间表。初伏是7月20日 - 7月29日,共10天;中伏是7月30日 - 8月8日,共10天;末伏是8月9日 - 8月18日,共10天。今年属于晚入伏,入伏当天为公历7月20日(农历六月二十六),满足农历月份法(入伏当天处于农历六月)和间隔天数法(从夏至节气到入伏日超过25天)两个标准。同时,今年还是“母伏”,入伏日农历为偶数。

2025年的三伏天有4个显著特点。其一,热量积压高温集中。由于入伏推迟,地表蓄热时间延长,热量在伏期内集中释放。气象部门预测全国大部气温将较常年高0.5 - 1℃,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35℃以上高温日或达15 - 20天。其二,是“秋包伏”。末伏完全处于立秋后,形成“秋包伏,热得哭”的局面。此时副热带高压强势控制,南方湿度飙升,“桑拿天”体感温度比实际高出3 - 5℃,核心城夜间低温持续28 - 30℃,全天闷热无休。其三,闰六月碰上“母伏”。入伏日农历恰逢闰六月廿六,传统称之为“母伏”,暗喻高温强度大,且闰六月延长雨季,空气湿度显著增加,湿热交蒸加剧体感不适。其四,台风导致冷热不均。4号台风“丹娜丝”或短暂缓解南方高温,但副热带高压后续迅速增强,炎热将卷土重来。此外,“短伏”结束后的“秋老虎”亦不容小觑,暑热可能延续至9月。

三伏天养生

那么,在这样的三伏天里,我们该如何养生呢?冬病夏治是个不错的选择。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但“冬病夏治”只适用于虚寒性疾病,或体质偏寒、阳虚、气虚的人,具体的用药和禁忌,还要谨遵医嘱。

补津养生也很重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三个时间段最容易缺水,分别是起床时、睡觉前、洗澡后,应注意适时地给身体进行水分补给。也可以试试一些食疗方,如淡米水、浓米汤、藕汤、酸梅汤等。

补气去火同样不可忽视。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有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古语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这时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食,出一身汗,能够带走体内的大量热气,解暑降温,开胃理气。

常温护脾胃也不容忽视。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中医养生讲究“不时不食”,夏季正值葡萄、龙眼、荔枝上市的季节,适当食用这些温热性的水果可以改善肠胃功能,促进人体基础代谢。

三伏天饮食

此外,三伏天食疗法则建议大家吃三瓜。吃苦瓜可以入伏祛痱子,苦瓜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吃丝瓜能入伏平痰喘,丝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黏液、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的功效。吃冬瓜可入伏增食欲,冬瓜能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而且冬瓜含水量较多还可以起到增进食欲的作用。

总之,2025年的三伏天有其独特的特点,我们要根据这些特点做好养生保健,以健康的身体度过这个炎热的时节。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2025年三伏天 晚入伏 母伏 三伏天养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