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逆袭:房价倒数第一城的机场建设之路

发布于:2025-07-12 阅读:2
鹤岗作为房价倒数第一城,机场建设即将动工。它曾因煤而兴又因煤而衰,如今正处产业转型关键期。机场建设能提升交通便利性,助力石墨产业发展,推动旅游业增长,吸引人口回流,虽面临挑战,但充满希望,为收缩型城市发展提供新思路。

近日,一则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房价全国倒数第一的鹤岗,机场建设即将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和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联合批复了新建鹤岗萝北机场的初步设计,这座以“2万买房”出圈的收缩型城市,先于部分万亿城市,圆上机场梦。

鹤岗机场建设

鹤岗,这座黑龙江东北部的城市,曾经因煤炭资源丰富而繁荣一时。然而,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城市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极低的房价。在全国房价普遍上涨的大环境下,鹤岗的房价却如“白菜价”一般,成为了网络热议的焦点。据相关数据显示,鹤岗的房屋均价已跌破2000元/平方米,在全国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

鹤岗机场的建设可谓是历经波折,谋划已久。早在2013年,鹤岗机场项目就已启动谋划工作,并于2016年被纳入《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此后,经过多年的努力,2017年,鹤岗机场选址获得国家民航局批复;2021年,鹤岗机场建设被纳入《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十四五” 民用航空发展规划》;2022年,鹤岗机场获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批复立项;今年4月份,鹤岗萝北机场总体规划获批;如今,初步设计也已得到批复,距离正式动工越来越近。

鹤岗石墨产业

对于这样一座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人口持续外流的收缩型城市来说,建设机场的决策似乎有些出人意料。但深入分析,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现实考量。

从产业结构来看,鹤岗传统上以煤炭产业为主,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当地正在大力发展石墨产业、绿色食品产业、旅游康养产业等。以石墨产业为例,鹤岗石墨储量丰富,发展石墨深加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需要吸引大量的投资、技术和人才。机场的建设,能极大提升城市的对外通达性,降低商务出行成本,让外地企业和人才更愿意走进鹤岗,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旅游康养产业更是依赖便捷的交通。鹤岗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像黑龙江三峡国家森林公园、名山岛等景点,本就具备发展旅游的潜力。一旦机场建成,游客能更方便地抵达,旅游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再从区域协同的角度,鹤岗地处黑龙江东北部,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机场的建设,能加强其与哈尔滨、佳木斯等周边城市的联系,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承接产业转移和资源辐射。鹤岗还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上的重要口岸边境城市,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隔江相望。机场建成后,将缩短鹤岗与国内外大城市的时空距离,为招商引资、产业升级、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鹤岗更好融入区域经济发展。

鹤岗旅游资源

然而,收缩型城市建设机场也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一方面,建设运营成本高。机场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建成后的运营维护成本也不容小觑。对于财政本就吃紧的收缩型城市来说,是不小的压力。另一方面,客源和货源的不确定性。人口外流、经济规模有限,使得收缩型城市机场的客源和货源面临考验。如果客流量和货流量不足,机场很容易陷入亏损的困境。从全国来看,2024年,机场板块实现营收1136.7亿元,亏损130.6亿元,陷入亏损的多数都是中小机场,核心原因在于客流量不足。

但即便面临挑战,鹤岗建机场仍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从交通层面看,鹤岗现有交通体系有待完善。虽说有鹤大、鹤伊、鹤名三条高速公路构成外部交通主骨架,国家一级口岸萝北口岸年吞吐能力50万吨,但航空交通一直是短板。鹤岗目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高铁,只有一条设计时速160公里的普铁,在2022年开通动车组,勉强进入高铁时代,连通鹤岗到伊春的高铁仍处于前期研究阶段。相比高铁,偏远地区建机场或许更具性价比。一座4C级机场总投资额一般只有10亿元左右,后期运营维护成本也明显低于高铁。

鹤岗建机场,是资源型收缩城市转型的迫切需要,更是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这座房价倒数第一的小城,正以机场建设为契机,踏上逆袭之路。在这场与城市收缩的赛跑中,机场究竟是城市复兴的希望之光,还是沉重的负担,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思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鹤岗 机场建设 收缩型城市 产业转型 旅游资源 石墨产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