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两山”:蓝天苍洱寄乡愁

发布于:2025-08-12 阅读:0
本文聚焦云南大理,展现洱海保护成果与当地发展。洱海经治理水质优良,通过“数字洱海”等科技手段守护。同时,大理注重生态与文化传承,在苍山防火、非遗直播等方面表现出色,蓝天苍洱间乡愁尽显,发展焕新彩。

云南大理,以其秀丽的苍山洱海闻名遐迩。这里不仅有如画的自然风光,更在践行“两山”理念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洱海保护

洱海曾面临水质挑战。20世纪80年代起,因城镇扩张、旅游业发展和农业面源污染,出现“人进湖退”现象。大理州以坚定决心打响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如今,洱海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

在洱海保护中,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大理州建成“数字洱海”平台,通过400多个前端监测设备搭建智能感知网,全天候掌握环境变化。数据中心接入26家单位数据,为治理提供决策支撑。水质监测设备每1小时检测参数,每4小时取水检测,数据实时传输形成水质监测一张图。“数字洱海”还入选首批50个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

苍山防火

苍山的生态保护也不容忽视。大理森林覆盖率高,但防火形势严峻。中国移动云南公司配合建设的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体系,构建了“空、天、地、人”立体化格局。267个高清视频监控点结合卫星监测和人工巡护,实现有效监控覆盖。前端监控探头配备光热成像传感器,能精准发现火源,自动定位误差不超50米。指挥中心通过手机APP通知护林员处理火情,成效显著,森林火灾数量明显减少。

除了生态保护,大理还积极传承非遗文化。依托中国移动5G精品网络和FTTR网络,直播产业蓬勃发展。像罗增的餐馆,邀请非遗传承人表演“南涧跳菜”,并通过直播展示,吸引了众多游客。环洱海周边实现4G/5G信号全面覆盖,为旅游名城建设贡献力量。

大理文化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在蓝天苍洱的映衬下,大理不仅留住了旅人的脚步,更留下无数人的乡愁。这里正以崭新的姿态,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云南 大理 洱海保护 两山理念

相关文章

  • 日照赶海园撒人工蛤蜊引争议:体验还是造假?

    日照赶海园撒人工蛤蜊引争议:体验还是造假?

    8月13日,山东日照一赶海园被曝往海滩抛撒人工饲养蛤蜊。赶海园称野生蛤蜊少,撒蛤蜊是为让游客有更好体验。此行为引发争议,有人觉得提供了情绪价值,也有人质疑···

    2025-08-14

  • 中国游客日本网红地打卡酿悲剧,安全警钟长鸣

    中国游客日本网红地打卡酿悲剧,安全警钟长鸣

    2025年8月13日,55岁中国台湾女游客在日本佐贺县一神社前平交道拍照时,误闯铁轨被列车撞身亡。此前也有中国游客在日类似事故。网红打卡追求美本无错,但安全必须···

    2025-08-14

  • 近观“两山”:蓝天苍洱寄乡愁

    近观“两山”:蓝天苍洱寄乡愁

    本文聚焦云南大理,展现洱海保护成果与当地发展。洱海经治理水质优良,通过“数字洱海”等科技手段守护。同时,大理注重生态与文化传承,在苍山防火、非遗直播等···

    2025-08-12

  • 乌兰哈达火山景区“玛瑙和黄金”挖掘风波,官方回应来了

    乌兰哈达火山景区“玛瑙和黄金”挖掘风波,官方回应来了

    暑期,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迎旅游旺季。但网传有人带铲挖掘,称发现“玛瑙和黄金”。乌兰察布市自然资源局回应,当地无黄金矿,地表有少量玛瑙可捡拾,严禁挖掘···

    2025-08-12

  • 从孩子视角看父母拍照背后的爱与思考

    从孩子视角看父母拍照背后的爱与思考

    本文探讨父母爱给孩子拍照现象。孩子成长中,有人起初反感父母不停拍照,认为影响旅游体验;有人长大后理解其背后母爱。还提到朋友、闺蜜、男友拍照趣事,同时分···

    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