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包邮手机壳铅含量超标30倍,警惕健康隐患

发布于:2025-07-14 阅读:1
近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发现,部分电商平台热销的“9.9元包邮”手机壳铅含量超标30倍,甲醛、苯系物等有害物质也远超国家标准。这些廉价手机壳正成为威胁消费者健康的“隐形杀手”。本文将为你揭示其危害,并提供选购建议。

在电商平台上,“9.9元包邮”的手机壳十分常见,销量也很可观。然而,这些看似实惠的手机壳,却可能暗藏巨大的健康隐患。

9.9包邮手机壳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抽检了20款低价手机壳,结果令人震惊。部分产品铅含量超出国家标准上限30倍,更有的闪粉水钻款铅镉含量竟超标1550倍。此外,这些低价壳还附赠了甲醛、苯系物和塑化剂等“豪华大礼包”。

抽检涵盖了十几元到近百元不同价位的20款产品,结果呈现出明显的价格分水岭。低于10元的手机壳合格率不足5%,而20元以上的合格率跃升至85%。行业内部人士透露,小作坊为降低成本,大量使用医疗废料、电子垃圾等回收塑料。正规原料每吨上万元,掺入废塑料后成本直降三分之二。

铅含量超标

铅一旦进入人体,94%会沉积在骨骼中,半衰期长达20 - 30年。这种重金属会破坏肾脏功能、损伤神经系统、侵蚀骨骼强度。对儿童危害更大,长期接触可能导致智商“打折”,而成人则面临肾功能衰竭和骨质疏松风险。

除了铅超标,这些廉价手机壳还可能甲醛、苯系物超标,并伴有刺鼻气味。长期接触有引发慢性中毒的风险。塑化剂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儿童发育异常、疾病风险增加、成年男性精子质量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等。多环芳烃中的某些成分具有强致癌性,长期接触会增加患癌风险。

目前,手机壳未被列入强制性认证商品目录,大量“三无”产品通过电商渠道流入市场。消费者仅凭网页图片难以判断材质优劣,部分商家还通过“环保材料”“无毒无味”等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手机壳选购

那么,如何才能选到安全的手机壳呢?专家建议,优先选择液态硅胶或TPU材质的手机壳,这两种材质通常无异味,捏起来软但有韧性。同时,要认准3C认证、执行国标《手机壳套通用技术要求》的产品。避免购买外观花哨、价格过低的“三无”产品。新壳使用前可用清水冲洗并通风放置一周,且建议定期更换。

总之,大家在购买手机壳时,不要只图便宜,而忽视了健康风险。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定要谨慎选择。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9.9包邮手机壳 铅含量超标 健康隐患 手机壳选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