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五旬校长开学首日连做71个俯卧撑诠释素质教育
9月1日,广东深圳一位55岁校长在开学首日升旗仪式上连做71个俯卧撑的视频引发关注。他以实际行动向全校三千余名师生诠释素质教育理念,鼓励大家学习好也要身体棒···
2025-09-03
2025年9月开学季,幼儿园、中小学迎来“神兽归笼”时刻。8月31日,德州市天衢东路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到,不少名字如“扶苏”“知潼”“邕熙”等令人眼前一亮。
这些名字与传统常见的“伟”“敏”“杰”“丽”等单字名和“秀英”“桂英”“秀兰”等双字名大不相同。从近几十年发展看,名字越来越强调个性化和文化内涵。
2022年1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二〇二一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2021年出生并已进行户籍登记的男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名字依次为沐宸、浩宇等;女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名字依次为若汐、一诺等。
早期有“建国”“建军”,后来是“伟”“杰”“敏”“静”,几年前是“梓涵”“沐宸”,现在是“扶苏”“知潼”“邕熙”。名字的变化,体现了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改变。
“扶苏”蕴含历史厚重感,“知潼”清新雅致,“邕熙”独特且寓意深远。网友对此看法不一,有人觉得“画风变了”“这些名字又有文化又不撞款”,也有人认为有些名字“生僻”“不好记住”。
名字是文化心理的微观载体。20世纪50 - 60年代,“建国”“援朝”“红卫”等名字流行,承载着个体与家国命运的联结;80、90年代,“伟”“强”“静”“丽”等单名盛行,反映民众个体意识复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世纪受港台流行文化影响,“子涵”“梓萱”扎堆出现。
如今,“扶苏”“邕熙”等富含传统文化意蕴的名字受青睐,昭示着社会心理和文化审美的转变,凸显传统文化回归。新一代父母热衷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和古典影视剧作中找灵感,这是文化复兴浪潮推进的体现。
对孩子来说,家长讲述名字背后的诗词故事、文化渊源,是一次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当“扶苏”“清晏”们在校园相遇,也利于传统文化弘扬。新一代古风类名字的涌现,能唤起公众对历史和古典文化的“温情与敬意”,有积极社会意义。
不过,取名是个人化行为,现代社会名字多元丰富是常态。取名关键是领会并认同名字深意,若只模仿潮流,忽略意义,可能又会引发新的跟风。无论如何,精心构思的名字凝聚着父母爱意与期许,更重要的是家长践行名字寓意,让名字成为孩子成长的明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9月1日,广东深圳一位55岁校长在开学首日升旗仪式上连做71个俯卧撑的视频引发关注。他以实际行动向全校三千余名师生诠释素质教育理念,鼓励大家学习好也要身体棒···
2025-09-03
9月开学季,山东德州天衢东路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到,“扶苏”“知潼”等名字惊艳众人。与过去“子涵”“梓萱”不同,如今名字更具个性与文化内涵,反映家长取名偏好···
2025-09-02
2024 - 2025 年多地学校迎来开学。嘉定镇街道中小幼学生开学,各校活动精彩纷呈,如疁城实验学校学生用手作装点校园、城中路小学开展红色思政课。昌平区各学校也···
2025-09-01
2025年8月,河南周口某幼儿园“天价餐标”视频走红。该园用20元成本让孩子吃上龙虾、鲍鱼。其“食材革命”背后藏着幼教行业破局密码,包括数据冲击下的成本控制、···
2025-09-01
近日,写作大咖马伯庸自曝儿子不爱阅读、作文不佳,无奈送其去作文班,引发网友共鸣。他作品独特,多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他还有自己的创作方法论,且获奖众多,···
2025-08-30
最新资讯
深圳五旬校长开学首日连做71个俯卧撑诠释素质教育
山东小学新生名字惊艳,“子涵”时代落幕?
多地学校开学,开启活力新学期
20元餐标吃出五星水准,河南幼儿园餐食革命颠覆幼教行业
写作大咖马伯庸的育儿难题与创作之路
“鲁迅同款毛背心”走红书展,尽显文豪风采
清华博士庞众望:身负重担,科研报国
暑期非遗体验热,传统文化焕生机
那些为了稳定出路放弃名校的高分女生
2025 高考专业冷热大洗牌,这些领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