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全国31省份最高档均超2000元

发布于:2025-09-04 阅读:0
近日,北京、湖南等地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今年已有12个省份进行调整,调整后全国31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均超2000元。上调不仅惠及劳动者,还能刺激消费,推动经济良性循环。

近期,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引发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2个省份进行了相关调整。

最低工资标准

自2025年9月1日起,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2420元调整为2540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26.4元调整为27.7元。

湖南省也在9月1日起执行新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劳动者)三个档次调整为2200元、2000元、18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劳动者)三个档次调整为22元、20元、18元。

此前,上海、广西等地已上调。上海自7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690元调整到274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24元调整为25元。广西自7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由1990元、1840元、1690元调整到2200元、2040元、187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由20.1元、18.6元、17元上调至22.4元、20.7元、19元。

上调

福建自2025年4月1日起上调,调整后保留四个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2265元、2195元、2045元、1895元,平均值为210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参照月最低工资标准也相应保留四个档。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约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一般采取月和小时两种形式。

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会带动一些待遇提高,影响社会保障水平。如失业保险金、加班费、病假工资、试用期工资等会增加。

今年3月,相关方案提出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国家发改委也明确要适当加快提高该标准。

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内涵有差异。北京和上海不包含个人缴纳的社保费和住房公积金,湖南则纳入个人社保费。这避免企业以“扣除社保后低于标准”压低工资。

不仅月工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同步上调。北京、湖南、上海、广西等地都有相应调整。

多省份

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直接惠及劳动者,缓解生活压力。对企业而言,虽人力成本上升,但能促使提升管理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对整体经济,能增加居民消费能力,推动良性循环。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最低工资标准 上调 多省份

相关文章